当我们面对选择,我们在选择什么? | 城市漫谈

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,

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


十年前,美籍建筑设计师Tom从纽约来到上海。原本只想体验一下另一种生活,不曾想竟在此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地。在上海的十年间,他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感受到活力,找到源源不断的新鲜灵感,同时,又在骑着脚踏车走街串巷的辰光里,觅得了在这座城市“自由呼吸”的法则。这种平衡让Tom一留再留,并开始认真思考安家的可能性。

家,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。在Tom的住所中,几乎每件物品都透露着严谨思考过的痕迹,但唯有家人和朋友才能让他在有限的空间里划出例外的一隅。他提到父母保留旧物的习惯,也提到物品在物理存在以外的精神意义。他的讲述让我们意识到:或许这些小小的日常和难以割舍的温情,才是让我们真正有勇气走下去的珍贵力量吧。

01

离开与留下

Q: 你最初回国的时候,有计划过在上海要待多久吗?

A:刚回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期待,就觉得我最多能在上海待上五年,但没想到最后爱上了这座城市。

我特别喜欢法租界一带,尤其是在梧桐树下骑车的感觉,真的能让我放松下来,甚至回忆起童年在岭南居住时的自由自在和美好。我几乎每天都会骑车,这和在美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,在那里出行一定要有车。

Q: 有想过要回美国吗?

A: 我其实不确定未来是不是会回美国,但如果在上海找到我的另一半,可能会是我继续留下来的原因。我最喜欢的食物是中餐,尤其是粤菜,这里的食物、安全、交通、天气都让我觉得很舒服。

这不完全是因为大城市的便利。我曾在纽约工作过两年,纽约和上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,每次我回去都会感受到极大的文化差异。纽约会更拥挤和喧嚣,但上海是一个如果你想,还是可以有足够空间去找到内心平静的地方。不过我也很想念我的家人,疫情之前我姐姐每年都会来看我,我家会有一个区域专门放姐姐每次从美国带给我的东西。

02

工作与价值观

Q: 你现在在一间国际顶尖的建筑事务所做设计负责人,压力会很大吗?你是如何纾解压力的呢?
A:生活压力是在所难免的,但是我会尽可能找到平衡。比如说今年六月到十月,我们一直在忙一个项目,通常晚上十一点才结束工作。

但是到了周末,我就会抽时间在家做一些让我放松的事情,比如做饭。我有时候也会读书,但可能因为是设计出身,相较于纯文字的书,我更喜欢有多图片的,通过视觉来学习和沟通。

我有时候也会去附近的公园走走,或是约公司的同事打打篮球,出点汗。什么也不想,单纯地释放一下,这是自我调节很重要的一种方式。

Q:选择设计行业,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?

A:我曾经在做建筑之前学习过一年金融,因为这在未来意味着相对稳定的工作与可观的收入。但我对设计是有着极大的热忱的,这也是我最终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。

人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,但当你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情,并且真正用创意去推动行业发展的时候,一切就都是值得的。当然,设计也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,还会有很多现实的考量。比如说每个设计师都会希望有在一个理想的地理位置有自己的空间,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这件事,又或是我们有时候也会受到像供应商和流程之类外界因素的影响。

03

人与物

Q: 想了解一下你怎么理解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呢?我们作为一个家居品牌,也希望将更贴近生活的设计带给大家。

A:作为建筑师,我深知空间的宝贵, 我会非常仔细的分析每一个我购买的东西,确定它足够实用且耐用

比如这把Carl Henson的椅子,我买它也是因为可以折叠,对于当时还在找寻安顿之所的我来说,可折叠与便于携带是非常重要的特质。 

不过我在考量空间使用时,家人和朋友是一个例外。现在我家里还会留着一些来自父母,奶奶,或者朋友的东西。我不想像我妈妈一样保留很多旧物,但有些东西就是无法割舍的

我们搬家的时候,也会带走一些旧家具。我们从小和这些家具一起长大,它们就像是童年回忆的一部分。比如说一张后院的折叠桌子是我从儿童时期用到高中的,每次看到它就能想起很多过去的画面,情感上就好像就很难舍弃它。

 
 

Tom给柠檬 咚分享的三个物件:

 
 

1.杯垫

这个杯垫是在宜家选的,是当时不太流行的荧光绿,不知不觉也陪伴了我十年。

2.袖珍墨壶

这是一个来自景德镇的袖珍墨壶,摆在房间里感觉是个有趣的点缀。

3.挂画

这是我家的一张挂画,看起来是随机描绘的简单图像,但事实上是通过线条的粗细,而勾勒出的法国人口上岸指示图。就像建筑一样,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很多信息。

 
 

城市是复杂的。住在城市里的人更是复杂的。

当我们重新回到城市,我们突然想知道,和我们共同呼吸着城市空气的这群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心情——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城市?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?他们是否感到拥挤和焦虑?他们又是如何在城市中自处?

「城市漫谈」就是这样一个晒着太阳、喝着咖啡、和大家说说话的单元。有时在口袋公园,有时在朋友家中,还有时,对话会在骑行中进行。不管怎样,我们都希望按照彼此最舒服的方式,然后真诚地谈谈生活。


TICKLE QUO

图文来自柠檬 咚小分队

 
Previous
Previous

慵懒自处,轻盈自在 | 柠檬 咚节日

Next
Next

TICKLE QUO 第一弹 | 城市巡游记